
那次洗頭髮時,抹了皂的濕頭髮就澀到按摩不開,所以頭頂中央的地方更難搓的到,泡沫也進不去。勉強洗完後,已經扯斷了一堆頭髮。我想,頭髮這麼澀,應該是因為皂的鹼性讓毛鱗片張太開的關係,或許等頭髮吹乾,毛鱗片會比較閉閤起來,應該就會好多了吧?
但是並沒有,吹乾後的頭髮還是很澀很硬,需要用手指先慢慢爬梳好幾次,才能勉強用梳子梳理。而且髮絲很像包裹了一層蠟,用手梳過頭髮後,手也會沾到那一層裹在頭髮上的東西。
有洗到的頭皮雖然蠻清爽的,但是頭頂中央被周圍披覆的頭髮擋住,外圍髮絲已經澀到按摩不動了,更別說洗髮皂要突破重圍洗到頭頂去,幾乎可以說只有沾到水而已。本來離子燙造形的平順頭髮,洗完卻澎得像獅鬃稻草一樣,髮絲也硬得不會垂墜,頭髮綁成什麼型狀,放掉鬆緊帶之後大概還是那個型狀。
怎麼會這樣!

google之後才知道,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。不少人是要一段時間適應,逐漸替換成洗髮皂,甚至有人還是適應不良就放棄洗髮皂。
這一篇認識洗髮皂算是講解得比較詳細,化學原理也比較清楚的。
自來水中的鈣離子+皂 = 皂垢 => 黏附頭髮上、毛鱗片中
自來水中的鈣離子+人體脂肪酸 = 皂垢 => 黏附頭髮上、毛鱗片中
原來包裹在頭髮外,像蠟一樣的東西,就是皂垢,手梳過去,皂垢就沾在手上,有的人的皂垢會像頭皮屑一樣,變成細白的屑屑掉下來。
解決方法是做酸性的潤髮水,可以去化工行買檸檬酸粉來泡水,或是稀釋檸檬汁當潤髮水。先用大量清水把洗髮皂沖洗乾淨,再用酸性潤髮水來中和髮絲的鹼性,讓毛鱗片闔上。如果沒先把洗髮皂沖乾淨就用上潤髮水,皂垢+酸=>脂肪酸,可能反而會更黏膩。
不過因為還沒買製作潤髮水的材料,而且頭頂中央洗不到的問題還是得先解決,所以我先試了其他方法,把洗髮皂拿去溶水、溶啤酒。

左邊是水、右邊是啤酒。把何首烏洗髮皂切碎,放進瓶子裡溶解。
兩種都可以成功讓我洗到頭頂。皂溶水雖然成功洗完整顆頭,但是洗起來還是跟固體皂一樣澀硬,只能直挺挺的用毛巾把頭髮包起來乾,然後維持著獅鬃稻草頭造形,拿吹風機吹乾,根本梳都梳不動。
不過皂在純啤酒裡的溶解度並不好,對水的溶解度比較好。某次洗頭,啤酒瓶子裡的液體部份全倒完了,頭髮雖然變得又軟又順,但是都還沒搓出泡沫來。照這樣算,一次洗頭大概要耗掉一罐啤酒,好奢侈啊!
那時眼看只剩瓶底沒溶的皂塊,只好拿起溶水的那罐來洗。結果這次洗完頭,不會像之前單用溶水皂那麼澀。於是我再把啤酒跟水混在一起來溶皂,效果又比單用水或啤酒來的好。
洗髮皂的實驗還沒作完,啤酒跟水的比例如何,也還沒拿捏出來,但是我好像看到我跟洗髮皂的未來露出一絲曙光。


ps.1:因為怕啤酒會酸壞,所以拿去冷藏,結果皂液居變成果凍狀。不冰,放在外面三天還是長出黴菌了 T_T

ps.2:不管是溶於水還是啤酒,皂液都還是會分層,使用前要搖一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