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,我實在不想再走122縣道了,我不想再面對那樣又是路毀橋斷又是山崩地裂的景色了!T_T
聽說154縣道雖然路比較小條,但是因為是舊路,比較沒有什麼崩毀(該崩的都早崩完了嗎?),所以我提議,不如走走看154縣道,到太平再接162甲下山,也可以沿路看看太興、太平、梅山有什麼不一樣的景色。於是回程到了122縣道的18.1公里處,我們就轉向154,與122分道揚鑣。
在太興這一段,154縣道很多都是僅容一輛車子通過的寬度,不過兩旁的綠色植披比122完整多了,也很少那種整大片崩塌山壁的壯觀景色(抖)。兩旁的景色幾乎都是茶園跟檳榔園。奇怪,平平都差不多是種這些,154崩塌的情形就比122少,或許是因為坡勢比較緩的關係吧。雖然我不喜歡看到山上種滿這些經濟作物,但是兩旁滿是綠意的景觀,真得很有山區綠色小徑的感覺。

到太平之後,看到不少的茶行跟製茶工場。只是這個方向似乎就是剛剛看到的那片烏雲的方向,我們好像正往雨雲裡開進去,山坡上的雲霧越聚越多,連路上也都是撞不散的霧,這些雨霧打在擋風玻璃就變成毛毛雨。


開始走162甲之後,我們發現有點不太妙的是,雨霧已經濃到完全吞沒道路,前方的路況如何跟本就不知道,所以車速不能太快。這時候看到旁邊有個雲海大飯店的看板,不禁會心一笑,還真是名副其實在雲海裡的飯店。


濃霧還只是開胃小菜而已。原本在出發前,我們曾經簡略看過GPS規劃的路線地圖,當時並沒有察覺什麼不妥,但是當我們車子接近162甲,GPS上的地圖一放大展開,我們才發現原本以為的直線,其實是密密麻麻的髮夾彎,這邊的地名甚至直接就叫「群彎」,在雲海大飯店的景點介紹則是稱呼這裡為「36彎」


中等程度的放大後 =>

越來越密集的髮夾彎、下坡坡道、濃霧,路旁還有土石崩落的警示牌,這些都考驗著駕駛者的技術跟專注力。你根本無法確定前面的路況是急轉彎、急下坡、還是兩者皆是,甚至無路可走?這時候我終於瞭解到,為什麼162甲+154雖然真的比較少崩毀,但是大多數的人還是選擇從竹崎走122往返瑞里,原來是這裡有上天賦予的其他考驗...



接著路旁不時會出現的梅花型的大路牌吸引了我的注意。這個路牌是梅花九,我很納悶,什麼時候台灣有國道九號了嗎?
後來我們又看到梅花八、梅花七,而且剛好都出現在彎道的轉角反射鏡旁邊,才知道,原來每個個彎道都有編號,越往山下的編號越小。當我們倒數到梅花一的時候,這一刻真的比跨年倒數還更讓人感動萬分!我們終於離開濃霧中的連續下坡彎道了!我們活著回到人間了!(誤)



接下來的路一下子變得好開闊!在寬廣平直的馬路上開車感覺真舒暢啊!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